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引下,承包工程行业中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积极走出海外,投身国际工程项目建设,使行业的“走出去”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近年来,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外部形势、竞争环境、市场格局等都逐步发生了变化,已经进入到转型升级的关键档口,亟需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承包工程行业企业应站在一定的高度,与时俱进、未雨绸缪,探索出符合企业及行业特点的“走出去”发展之路,实现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一、转变经营发展思路,传统工程承包与多种项目运营模式相结合
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在巩固传统工程承包主营业务的同时,可从以下方向探索经营模式,提升经营质量:
(1)充分利用金融平台,采用信贷、多元化融资等形式承揽工程建设项目,尤其在"一带一路"的支点国家寻求国际性融资平台的支持;
(2)将传统业务向前端投资及后期运营维护环节延伸,尝试投建营、特殊经营等模式经营,拓展企业盈利空间,提升可持续经营能力;
(3)与产业链相关企业或本地企业抱团协同合作,如勘察设计、装备制造,物流、有信息共享需求的企业等,整合资源,提升综合竞争力;
(4)在发达国家等重点国别通过并购及战略投资等形式或第三方合作形式快速进入当地建筑市场,利用双方优势互补形式扩大工程承包业务市场份额;
(5)创新商业模式,寻求产业链相关业务机会,结合企业自身特点,通过产业项目投资、资本管理运营等方式寻求更多的赢利点。
二、重视国际化人才培养及本土化管理,储备高质量人力资源
在多年来走出去的过程中,很多企业已有了海外团队基础,能够基本适应海外建筑市场施工管理规范,熟悉当地相关法律法规,并掌握部分专业标准和技术规范。但随着海外项目的增加、技术含量的增加和管理标准的提升,海外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业务不精等问题也逐渐凸显,已成为制约企业海外业务高质量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
基于此,企业首先应重视国际化人才培养,储备和锻炼具备国际视野、精通英语和熟悉国际管理、国际商务、国际标准及国际经营知识,并有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各类人才,如专业的市场开拓、商务谈判、项目管理人才;其次,应加强本土化管理,包括本土化劳务人员的使用,以及对本土化管理人员,尤其是发达国家本土化管理人员的使用;另外在其他专业领域也可寻求与专业团队协同合作的方式,与法律服务、税务、尽职调查等专业化团队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形成稳定的、与国际接轨和有创新精神的海外团队。
三、接轨国际先进技术标准,提升施工质量与项目管理水平
长期以来,我国建设工程管理水平在低水平徘徊,难以提高,项目偷工减料、工期延长的现象较为普遍。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上,企业想高质量发展,应倾力打造接轨国际先进技术标准的高影响力、高认同度的中国标准与品牌,以高品质的品牌服务提升竞争力。因此,海外工程承包项目一方面应摒弃粗放式管理,在质量管理、施工组织、进度控制、成本控制、物资供应、安全文明施工等多方面加强精细化管控,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应将先进技术应用到海外工程承包项目中,提升企业盈利水平。
新时代背景下,国际工程承包市场机遇与风险共伴共生,中国企业对海外项目的经营,正在由粗放式的四面出击,向高质量、精细化管理的发展方向逐步转变,中国工程承包行业在世界的影响力将不断提升。(中青建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刘浩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