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10时50分,我国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在青岛下线。这标志着我国在高速磁浮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高速磁浮列车可以填补航空与高铁客运之间的旅行速度空白,对于完善我国立体高速客运交通网具有重大的技术和经济意义。
与此同时,在城阳区棘洪滩街道动车小镇核心区,神秘的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也揭开了面纱,该中心首期启动的高速磁浮实验中心、高速磁浮试制中心、轨道交通车辆系统集成国家工程实验室三大项目已经全部基本完成基建工程,处于装修收尾阶段。未来高速磁浮列车的研发工作,将在这里的科研“大脑”进行。
【进展】 青岛高速磁悬浮列车研发“大脑”建设收尾
据了解,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是国家建设的第一个国家级创新中心,在国家创新中心建设中起到示范和样板作用。
其中,由中青建安集团承建的高速磁浮实验中心项目位于城阳区棘洪滩(街办)城阳区棘洪滩街道春阳路以北,锦盛三路以西,宏祥二路以南,龙游路以东。项目总建筑面积28170.75平方米,其中新建部分建筑面积15153.15平方米,预留部分建筑面积13017.6平方米;在去年的十月份开工建设,今年一月份已经完成主体验收工作,三月份完成了外立面及幕墙施工,目前项目精装施工已经接近尾声,标志着整个基建工程已经基本结束。
【探秘】 解锁“黑科技”打造智能幕墙
在项目施工现场,科技范儿十足的幕墙已经全部安装完毕,正式揭开了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的神秘面纱。
“我们施工的幕墙工程采用三玻两腔的形式,从外面就能看到时尚的孔洞设计,在材料上用的是四毫米厚的穿孔铝板,这种设计节能环保,而且兼顾了遮阳与透光性;高速磁浮实验中心幕墙由35组、98套可开启遮阳系统的铝板组成,在遇到极端天气情况下,幕墙装有的风感装置,超过六级风时,幕墙将自动关闭。”中青建安集团高速磁浮实验中心项目副经理李格林介绍说,通过整体的穿孔铝板外墙,勾勒完整的建筑体块,在强调虚实对比的同时,加强建筑的整体效果。改变传统的穿孔铝板的形制,结合遮阳设计,将穿孔铝板改造成既可平铺又可折叠建筑构件,提高建筑材料的应用性,使建筑更具有科技型及创新性。
除了外立面的智能幕墙外,高速磁浮实验中心内部的结构设计也足够开阔,记者走进中心三层建筑内看到,很多工人还在紧张地进行装饰装修收尾的工作。一层集中布置各实验设备及控制室、设备间等辅助功能,二层及三层设置各独立实验室、操作间及部分办公室等功能空间。
“项目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建筑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设置智能化显示引导、智能化监控。”李格林介绍说。
【未来】 高速磁浮技术将刷新青岛新速度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城阳区质监站、安监站等政府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主动帮我们联系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尤其是幕墙开启系统研制阶段,我们在城阳区质监站的大力帮助下,经过多次论证及现场实物模拟,最终在保证技术及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定型生产,项目不仅申报了自主产权,也实现了工期目标。让我们特别高兴的是,在城阳区质监站的悉心指导下,高速磁浮列车实验中心项目已经顺利通过了市优质结构奖的初评。”中青建安高速磁浮实验中心项目总工邴兴飞介绍说。
据了解,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课题,是科技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的课题之一。目前我国高铁的最高运营速度为350公里/小时,航空巡航经济速度为800-1000公里/小时,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可以填补高速铁路和航空运输之间的速度空白。
据介绍,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总体定位为代表国家、面向全球、支撑中车、服务行业、带动地方。包含四大功能:技术研究、平台建设、人才培养、产业孵化。在创新体制机制、政策环境下,打造创新和服务平台、创新人才和资金机制支撑,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推动高速列车技术与产业发展。打造创新链、资金链、教育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激发创新活力和动力,转变发展方式,培育发展新动能。